这些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知识,每个家长都该了解

图片1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简称:合胞病毒)是1956年从黑猩猩呼吸道分离出来的,因合胞病毒在组织细胞培养中导致细胞融合形成类似合胞体的结构而得名。合胞病毒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的RNA病毒。其中,G蛋白和F蛋白是合胞细胞膜表面的主要糖蛋白,为病毒重要的抗原蛋白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病毒抗原。合胞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分为A、B2个亚型。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播途径?

合胞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平均基本传染数(R0)为4.5,意味着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染给4-5个人。合胞病毒的传染源是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如拥抱、亲吻以及接触污染物品表面)和飞沫传播(咳嗽、打喷)途径进行传播。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月子中心、儿科门诊/病房)等也可引发聚集性传播。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没有季节性特征?

合胞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我国合胞病毒的感染季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一般从11月开始,第二年4月结束。合胞病毒的流行受地理位置、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南北方存在差异。如北方地区合胞病毒的感染季开始于第41周(10月份中旬),结束于次年第20周(5月份中旬)。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会引发哪些疾病?

感染合胞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2—8天,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初从上呼吸道感染开始,如发热、打喷嚏、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大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患儿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极少部分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可累及呼吸系统外脏器,甚至死亡。

多项研究证实,最高达40%(范围5%~40%)的婴幼儿感染合胞病毒后会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合胞病毒是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检出病原。


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合胞病毒感染季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预防儿童合胞病毒感染的主要策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包括在合胞病毒感染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经常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坚硬物体表面玩具和器具勤消毒等。


上一篇:诺如病毒预防指南|病毒高发季,家长和老师需警惕! 下一篇:诺如病毒“迎春至”,肠胃开年“料峭寒”

本站图版文字视频这类版权声明:蒲公英实验幼儿园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文字视频等知识版权,如果涉猎侵犯版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通知联系普法志愿服务网平台法务138-4016-4561,官方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TOP